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!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,请使用这些浏览器。
chrome
Firefox

工具栏

参观戴姆勒奔驰博物馆:内燃机动力车从此诞生

1886年1月29日,卡尔·奔驰靠一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三轮车获取专利,这一天被后人誉为汽车诞生日。同年3月,戈特利布·戴姆勒把自己研发的内燃机装在四轮马车上,创造出内燃机四轮车。他们二人各自成立的公司,后来合并成戴姆勒奔驰,这家公司制造的汽车,叫梅赛德斯奔驰。作为铁杆汽车爱好者,当我来到位于德国斯特加特的奔驰博物馆,开心至极,在里面呆了几乎一整天。

2023年10月:以汽车为主题的德国之旅。

德国位于欧洲中部,面积35.8万平方公里,比云南省略小一点儿,分为16个州,人口8000多万,首都柏林。奔驰与宝马都在南部,前者位于德国西南的斯图加特,靠近法国;后者位于德国东南的慕尼黑,靠近奥地利。大众汽车在北部的沃尔夫斯堡,此外它还有个著名的玻璃工厂,在靠近捷克的德累斯顿。我的这次旅行,是按历史顺序进行的,所以,首先去的是斯图加特西北方向的曼海姆,那里是汽车诞生的地方,随后从曼海姆到普福尔茨海姆,这是汽车第一次远行的路线,再到斯图加特——奔驰总部所在地。

卡尔·奔驰在曼海姆创造燃油车之前,蒸汽车与电动车均已诞生,它们与马车三足鼎立,满足着不同的消费需求。但是,蒸汽车太复杂、电动车续航太短、马车太麻烦,于是,欧洲各国的研究者们,试图寻求一种更高效、更便捷的动力。在他们当中,卡尔·奔驰率先将奥托内燃机进行改进,装在三轮车上,获取专利。

这辆三轮车,被称为“奔驰1号”,动力是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发动机,基本特征是卧式,电子点火,水冷循环,排量954毫升,功率0.55千瓦。发动机装在车架上,靠2根链条,驱动两个后车轮,时速16公里。比较小的前轮负责转向,后轮与车架之间有钢板弹簧。

“奔驰1号”的性能不佳,经常出毛病不说,平顺性也很差,此外还有令人讨厌的噪音与震动。就在新发明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时,卡尔·奔驰的夫人带着2个孩子,驾车从曼海姆出发,前往位于普福尔茨海姆的娘家,单程接近100公里。途中,一会儿去药房买汽油,一会儿停下来修车,忙个不停。2011年,当卡尔·奔驰的重孙女尤塔·奔驰来到北京,出席奔驰学院成立典礼时,我有幸采访了她,她称自己的曾祖母是世界上第一个司机、第一个汽车修理工。

夫人的驾车远行,鼓舞了卡尔·奔驰,从此打开局面,销售业绩越来越好。到了1893年,在解决了前轮差速问题之后,卡尔·奔驰造出4轮机动车,发动机排量1726毫升,最大功率2.2千瓦,最高时速18公里。

下图是卡尔·奔驰的第二款四轮车,1894年推出,到1901年,共售出1200台,是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汽车。1045毫升,最大功率1.1千瓦,最高时速20公里。北京颐和园里保存着一辆袁世凯从美国买来的图利亚牌汽车,曾被认为是第二代奔驰,可实际上,您只要看看它的外观,就会发现差异很大。

卡尔·奔驰在1895年,还制造了客车,排量2651毫升,最大功率3.7千瓦,最高时速20公里,第一排座椅在车厢外,车厢里有2排座椅,总共可以搭乘8人。

下图是1900年前后,卡尔·奔驰制造的四轮车,有2排座位,前排朝前,后排朝后,背靠背。

在发动机方面,卡尔·奔驰于1899年创造出第一台水平对置发动机,排量1728毫升,最大功率3.7千瓦,每分钟940转,体重110千克。

聊过卡尔·奔驰,再看看戈特利布·戴姆勒。

说来也巧,正当卡尔·奔驰研究发动机时,戈特利布·戴姆勒与威廉·迈巴赫,在奥托先生创建的世界上第一家发动机工厂里,也在潜心研究内燃机。由于内卷,他俩辞职而去,在斯图加特另起炉灶,最终于1883年研发出小型高速单缸四冲程发动机——“祖父钟”。排量462毫升,体重92千克,功率0.8千瓦,每分钟650转。“祖父钟”在1885年获得专利,现在奔驰博物馆里展示的,是1886年制造的性能更好的版本。

在“祖父钟”的基础上,戴姆勒和迈巴赫在1899年,创造出V型双缸发动机,排量565毫升,最大功率1.1千瓦,每分钟700转,体重61千克。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多缸发动机。

就在“祖父钟”获得专利的那一年(1885年),戴姆勒和迈巴赫把它装在一个犹如自行车的车架上,被后人誉为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,可实际上,它除了前后大轮,左右还各有1个小轮,从某种意义上看,似乎可以算做最早的内燃机四轮车。

第二年春天(1886年),戴姆勒和迈巴赫把“祖父钟”装在一辆四轮马车上,创造出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内燃机四轮车。可惜的是,比卡尔·奔驰的机动三轮车,晚了2个月。

紧接着,戴姆勒和迈巴赫又造出座位相对而设的四轮车,这款车生产了150辆。

在1896年,戴姆勒等人还制造出货车,排量1527毫升,最大功率4.1千瓦,最高时速12公里,载重量1250千克。奔驰博物馆里的这辆,是1898年出厂的实物。

这是一辆1899年制造的货车,动力为双缸“凤凰”发动机,排量1527毫升,最大功率4.1千瓦,最高时速16公里,载重量500千克。

与卡尔·奔驰不同,戴姆勒和迈巴赫的想象力似乎更为丰富,他俩连续不断地拓展发动机的用武之地,除了乘用车与货车,还把“祖父钟”装在轨道车上,创造出以汽油机为动力的“火车”(1887年)。

上面那辆“火车”只能坐4个人,也许是觉得太小,他们很快又造出一辆更大的,用于轨道客运——不知道它能不能算作世界上最早的地铁。

紧接着,他们把“祖父钟”装在了游船和飞艇上(这俩都是1888年),其中飞艇在1888年进行首次试飞,飞行了10公里。

下图是1892年推出的消防车,采用双缸发动机,使得灭火效率陡增。

就这样,身在曼海姆的卡尔·奔驰与身在斯图加特的戈特利布·戴姆勒、威廉·迈巴赫,都在不断进取,不断研发新技术,推出新车型。到了1900年,戈特利布·戴姆勒去世。1929年,卡尔·奔驰与威廉·迈巴赫相继去世。在此之前的1926年,戴姆勒与奔驰合并。戴姆勒的星形标志与奔驰的月桂枝合二为一,最终演变成今天大家所熟知的奔驰商标。

您可能注意到,在这段历史里,不断出现威廉·迈巴赫的名字。他特别擅长机械,在发动机与传统系统方面,发明众多,1900年诞生的第一款现代意义的汽车,就是出于他的手笔。后来,迈巴赫离开戴姆勒,与儿子一起创业,推出迈巴赫汽车,该车以定制为主,单车售价相当于3套别墅,直至二战停产。2002年,奔驰公司将其复活,问津者寥寥无几,维持到2014年,被迫降为子品牌:梅赛德斯-迈巴赫。

斯图加特游览重点:奔驰博物馆。

斯图加特的看点很多,我的重点是汽车——这座城市与汽车有着不解之缘。它最早是个养马的地方,因而市徽是只马,法拉利保时捷商标里的马,源头就是它。奔驰博物馆位于市区东北方向,大概7公里左右,驾车10多分钟就能到。事后回想,在奔驰、宝马、大众三座博物馆中,奔驰博物馆的历史感最为强烈,它比较完整地保存着本公司的发展历程,而且,整个参观区域位于一座建筑当中,逛一圈不会感觉很累。1楼有专为游客预备的停车场,以及商店、餐厅和休息区,正门在2楼(博物馆里把2楼称为1层,把1楼称为0层),售票处和咖啡馆都在这一层。成人门票12欧元,包含讲解机,内置多种语言,出门交回时,服务员会将带有奔驰标志的绳带解下来,送给客人留念。

购票进门后,首先乘电梯直达8层,然后逐层往下,共分为7个传奇展区和4个收藏展区。

8层,传奇展区之一:崭新的发明(1886-1900年)。

位于顶层的展厅,是传奇展区的第1部分,讲述的是发明汽车的过程,也就是上面为您介绍的内容。重点是3个人:奔驰、戴姆勒和迈巴赫,以及“祖父钟”发动机、奔驰1号车、戴姆勒1号车。

7层,传奇展区之二:梅赛德斯品牌诞生(1900-1914年)。

沿着环形坡道,往下走一层,来到传奇展区的第2部分,内容是奔驰与戴姆勒两家公司成立初期,所生产的5款车型。其中最著名的,是展台中央、也就是下图右侧那辆独立陈列的蓝色车。

这辆车是现存最老的梅赛德斯车——戴姆勒制造的车之所以叫梅赛德斯,源于一位铁杆车主,他用女儿的名字给自己的戴姆勒汽车起名梅赛德斯,并在法国尼斯大赛上获得冠军。戴姆勒为了感谢他,从1900年开始,将出厂的汽车,命名为梅赛德斯。

首批出厂的梅赛德斯车,是迈巴赫的全新设计。也就是说,到了1900年,才有了现代意义的汽车。事实上,这款车的许多元素,至今还在用,包括如今所谓的新能源汽车,所以,它是是现代汽车的基础。

汽车刚诞生的那几年,车架源于马车,只不过没有马,换上内燃机而已。自从1900年梅赛德斯的出现,才将“马改油”的局面终结。顺便说一句,我之所以对如今的电动车没有丝毫兴趣,原因之一是没有创新,只不过把内燃机换成电动机,即使造车新势力的所谓新思维,也不过是以互联网为基础,从本质上说,它们都属于“油改电”。

博物馆里保存到这辆车,是1902年出厂的,它比第一辆梅赛德斯晚了2年,差异在于动力增加3.7千瓦——6785毫升,最大功率29千瓦,每分钟1100转,最高时速80公里。

这是一辆1904年的梅赛德斯车,两厢造型,车内空间相当宽敞,是一款颇为奢华的旅行车9236毫升,最大功率44千瓦,每分钟1400转,最高时速80公里。

这是一辆1908年的梅赛德斯车,两排4座,后部有折叠式车棚,车灯与座椅,相当考究。10180毫升,最大功率55千瓦,每分钟1300转,最高时速95公里。

这是一辆1905年的奔驰车,与上面那辆白色的梅赛德斯相比,档次明显较低,但增加了风挡玻璃。3160毫升,最大功率13千瓦,每分钟1300转,最高时速60公里。

这是一辆1909年的奔驰车,第一排只有车顶,两侧敞开,封闭式的车厢在它身后。看来,前面是职业司机的位置,后面是主人的位置。该车5195毫升,最大功率26千瓦,每分钟1400转,最高时速75公里。

这是1900年以后,戴姆勒的汽车底盘,如同现在的汽车制造平台。有了它,便可根据需要千变万化。它的典型特征是高效散热,低重心,长轴距,从而提高了汽车长途驾驶的可靠性、高速过弯的安全性,并能得到宽敞的空间。

与传奇展区第2部分处于同一层的,是收藏区的第一部分,内容以旅行为主。

这是收藏区入口处的第一辆车,遗憾的是,当我走到这儿时,讲解机没电了,只好返回2楼接待处更换,来回一折腾,产生疏漏,导致这辆车的记录不全,回到北京才发现,绞尽脑汁也想不起它到底有什么故事。

它的旁边,是一辆1969年出厂的梅赛德斯奔驰LO1112巴士,是戴姆勒奔驰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工厂生产的,车内有21个座位。这辆车的外观是阿根廷风格的涂装,属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。该车在1984年退役,1999年运到德国。制造周期1966-1972年,排量5.1升,最大功率88千瓦,每分钟3000转,最高时速97公里。

接下来,是一辆二战后诞生的首款大客车,制造周期1949-1955年,分为公共汽车和豪华客车等不同款式。展示车是一辆豪华旅游客车,29个座位,车顶边缘采用玻璃,排量4.6升,最大功率66千瓦,每分钟2800转,最高时速82公里。

再往里,是一辆30年代的大客车,这是那个年代典型的公共汽车造型,同时也用于旅游观光。该车的制造周期是1935-1940年,25个座位,排量5.0升,最大功率51千瓦,每分钟2000转,最高时速72公里。

大巴旁边,是一辆2005年的唯雅诺。这款车在福建奔驰曾有生产,五六十万块钱,是一款挺舒服的商务车,好像在2015年前后销声匿迹。

大巴的另一边,是一辆1927年的梅赛德斯奔驰,它是戴姆勒与奔驰合并之后,以梅赛德斯奔驰为商标,进入市场的第一款车。制造周期1926-1928年,排量3.1升,最大功率40千瓦,每分钟3200转,最高时速100公里。

这是一辆1939年出厂的梅赛德斯奔驰,外观呈流线型,车尾相当漂亮。介绍里说,它在高速公路上的舒适与安全,是那个年代最棒的。该车制造周期1937-1942年,排量3.4升,最大功率57千瓦,每分钟4000转,最高时速126公里。

这是一辆1985年出厂的梅赛德斯奔驰300TD,它是著名的奔驰W123系列当中的一款。W123被誉为奔驰有史以来最好的车型,在它的基础上,还诞生出奔驰的首款——S123,也就是T型车,代表旅游和运输。该车制造周期1977-1986年,排量3.0升,最大功率65千瓦,每分钟4400转,最高时速155公里。

W123是奔驰E级的前身之一。奔驰车比较著名的,是S级与E级,E级正式定名是1993年,前身可以追溯到1953年的奔驰180、1961年的奔驰190、1967年的W114/W115系列、1976年的W123系列。我小时候,父亲单位有辆奔驰180,我第一次坐奔驰车,便是它。

梅赛德斯奔驰300TD的旁边,是一辆1972年生产的300SEL 6.3,它是奔驰第四代S级的顶级车型。8缸发动机,排量6.3升,最大功率184千瓦,匹配4速自动变速器,百公里加速6.5秒,最高时速220公里,是当时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量产四门轿车。

这款车的性能,即使放在今天,也是相当出色的,更何况,它具备非常考究的内饰以及空气悬架,由此带来的享受,一般人恐怕难以想象。

顺便说一句,奔驰S级是真正意义上的“大奔”,坐在后排座的人,非富即贵。更胜一筹的是奔驰600,被100多个国家选为礼宾用车,钓鱼台国宾馆也曾买过3台。奔驰S已经发展到第11代,下图所列,是前6代的外观图。

6层,传奇展区之三:变革时代(1914-1945年)。

沿着环形坡道,往下走,来到6层,这里是传奇展区的第3部分,主要内容是柴油发动机和增压发动机。入口处,吊着几台航空发动机,其中之一是1935年的DB600,12缸,排气量34升,最大功率735千瓦,自重545千克,是当时性能最强的航空发动机之一,军与民皆有使用。

这一层陈列着4辆敞篷车、3辆轿车和1辆卡车。敞篷车当中的第1辆,是一战结束后,戴姆勒于1922年推出的梅赛德斯10/40PS Sport-Zweisitzer,它的发动机采用机械增压——这是一个首创——功率从29千瓦增加到48千瓦,最高时速110公里,生产周期1922-1924年,这辆展车是1923年出厂的。

第2辆,是戴姆勒奔驰于1928年推出的——此时戴姆勒刚刚与奔驰合并——梅赛德斯奔驰S型运动,由费迪南德·保时捷设计,同样采用机械增压,最大功率132千瓦,最高时速160公里,分为S(运动)、SS(超级运动)和SSK(超级运动短轴版)。

第3辆,便是刚才说的SSK,从1928年到1935年,只生产了35辆,但它是奔驰历史上非常出名的赛车,在比赛中获得过多次奖项。动力为直6发动机,排量7.0升,最大功率165千瓦,最高时速192公里。由于产量本来就少,保存下来的,更是寥寥无几,据说只有三五辆,可见,奔驰博物馆里的这辆,弥足珍贵。

第4辆同样是非常珍贵的车——梅赛德斯奔驰500k。从外观看,它是货真价实的气度不凡,从前到后,都给人一种威风凛凛的感觉;大的有些夸张的翼子板,与轮眉、脚踏板联为一体,犹如海的波浪;车灯、喇叭、散热器以及内饰,每个细节都极为精湛,奢华感十足。该车1934-1939年生产,共生产342辆,展馆里的这辆是1936年出厂的,1970年从美国收购而来,直列8缸发动机,排量5.0升,最大功率118千瓦,最高时速160公里。

接下来是3辆轿车。第一辆是梅赛德斯奔驰260D,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大规模生产的柴油发动机轿车,因为油耗低,经济性很好,被广泛用作出租车,同时也是私人长途旅行的良好选择。该车排量2.5升,最大功率33千瓦,最高时速95公里,1936-1941年生产,展车是1938年出厂的铂尔曼版。

第2辆,是梅赛德斯奔驰540K,它传承的是500K,分为敞篷和硬顶两种结构,被誉为二战前德国汽车设计的巅峰之作。听说有一位德国男爵夫人在二战时躲到美国,带着这样一辆车,1989年去世后,家人在2012年以1177万美元的价格,将其售出。该车动力为直列8缸增压发动机,排量5.4升,最大功率132千瓦,最高时速170公里,1936-1939年生产,博物馆里的展车,是1937年出厂的Cabriolet B。

第3辆,是梅赛德斯奔驰770,这就是著名的“大梅赛德斯”,相当于咱们说的“大奔”,是当时最大、最贵的轿车,售价3.9万马克(有个资料说当时德国最低收入线是125马克),车重2.7吨,直列8缸增压发动机,排量7.7升,最大功率147千瓦,最高时速160公里,1930-1938年生产,博物馆里的展车,是1937年出厂的敞篷旅行版,主人是德国实业家奥托·沃尔夫。

至于展厅里那辆卡车,当我走到时,恰好遇到一个参观团,围着它许久不离开,害得我连说明牌都没看见,也就没弄明白它的底细。本想事后回去再看,可走到3楼时,不留神过了出口,无法返回。留给下次吧。

与传奇展区第3部分同在第6层的,是收藏区的第2部分,内容以运输设备为主。

本文开篇时聊到,戴姆勒很早就造出了卡车,也就是说,在商用车方面,奔驰的事业同样很庞大。咱们一般人所关注的,都是乘用车,而许多大企业都把造车分为商用与乘用。比如沃尔沃,李书福买的是乘用车,沃尔沃商用车不归他。

把收藏区第2部分的运输车辆都写出来,篇幅太大,故将其省略,只与您分享其中的拖车——专门用来运载参赛的赛车,性能没比赛车差多少,时速高达170公里,够牛的。介绍里说,这款由奔驰测试部门制造的车,在1955年只生产了5辆,原物已经没了,陈列在这儿的,是复制品。

5层:传奇展区之四:战后进入多元化(1945-1960年)。

沿着环形坡道,往下走到5层,来到传奇展区的第4部分,主要内容是汽车造型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。其中,第一款展车是1952年出厂的奔驰300,代号W186,首次出现于1951年,是当时奔驰最为豪华的轿车,动力为直6发动机,排量3.0升。

这是一款1955年出厂的奔驰180,此前说过,它是奔驰E级的前身,1953年诞生,排量1.8升,最大功率38千瓦,最高时速126公里。

这是一辆1955年制造的奔驰300SLR,是奔驰为1956年的赛季而造的,只造了2辆。因为随后公司决定退赛,这俩车没有派上用场。其中之一在2022年以1.35亿欧元的价格卖给一位收藏家,所得款项用在“远见者:梅赛德斯-奔驰奖学金”里。

这是一辆1954年出厂的奔驰300S敞篷车,双座,运动感十足,是1951年诞生的奔驰300的性能版,排量3.0升,最大功率110千瓦,最高时速195公里。

这是1955年出厂的奔驰300SL,与上述跑车不同,它的运动感更强,车身采用全新设计,欧翼式车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。它的生产周期是1954-1957年,动力为3.0升直6发动机,最大功率158千瓦,最高时速250公里。

几十年来,人们一直对欧翼式车门津津乐道,尤其这几年,不断有模仿者出现,可实际上,奔驰公司是被迫采用这种设计的——该车采用较为独特的网管式车架,侧面支撑位置比较高,把车门位置给占了,只好将车门改为往上开。

这是一辆1962年出厂的奔驰300SL敞篷,它采用了不同的车身结构,因而取消了鸥翼式车门,操作杆也进行了重新设计,以便让驾驶技术不佳者也能驾驶。它的生产周期是1957-1963年,排量3.0升,最大功率158千瓦,最高时速250公里。

与传奇展区第4部分处于同一层的,是收藏区的第3部分,内容以辅助设备为主。

这个部分的陈列,包括消防车、扫雪车、工程车,等等。本文以乘用车为主,为降低篇幅,只为您介绍这辆1912年的消防车(刚好是我国从清朝进入民国的那年)——汽车诞生后没多久,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消防车就出现了,它的轮胎是实心的,20世纪初期的商用车大都采用这种轮胎。

4层,传奇展区之五:开创新理念(1960-1982年)。

沿着环形坡道,走到4层,这里是传奇展区的第5部分,主要内容是安全与环保理念的竖立。

这是一辆1963年出厂的奔驰230SL,它是世界上第一款拥有坚固的乘员仓和吸能设计的,由此带来更好的安全性。动力方面,装备2.3升发动机,最大功率110千瓦,最高时速200公里,生产周期1963-1967年。

这是一辆1964年出厂的奔驰220S,它是世界上第一批采用贝拉·巴恩伊专利技术的量产车。贝拉·巴恩伊在二战前加入奔驰公司,他的汽车安全理念相当超前,早在40年代就设计出伸缩式转向柱、防撞方向盘、雨刷回收位置,到了1951年,又获得吸能车身的专利。所以这些设计,都被应用在奔驰车里,大幅度提高了安全系数。

据说,碰撞测试中的假人,是1968年出现的,在此之前,在贝拉·巴恩伊带领下,奔驰公司的技术人员真人上阵,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测试。当然,更多的测试是没有危险的,比如下图,就是一辆测试工作车,里面装着许多仪器,靠电缆与测试车连接,获取数据。

这是一辆1973年的试验车:ESF22,该车装备了安全带涨紧轮和气囊,测试内容是以65公里的时速,进行正面碰撞。

这是一辆1980年出厂的奔驰300SD,它是第一款量产的柴油豪华车,首次诞生于1978年。当时,美国开始执行较为严格的排放标准,欧美汽油车因为大身材与车身重,都无法做到像本田那样的低排放,为了解决这一矛盾,奔驰公司开始使用柴油机,有效降低了排放。该车动力为3.0升柴油发动机,最大功率89千瓦,最高时速170公里,生产周期1977-1980年。

这是一辆1984年出厂的奔驰190E,它的特点在于车身轻、风阻低,因为油耗比较低,被人们称为“小奔驰”。虽然不如“大奔”气派,可在安全与舒适方面,并没逊色太多。动力方面,装备2.0升发动机,最大功率90千瓦,最高时速195公里,生产周期1982-1993年。

与传奇展区第5部分处于同一层的,是收藏区的第4部分,内容是名人的车,共有10辆。

第1辆,是个红色的奔驰500SL,1991年12月,戴安娜将其买下,成为英国第一个驾驶外国车的王室成员,引来一片声讨,迫于压力,戴安娜在1992年9月将其退还。

第2辆,是个白色的奔驰230G,它是梵蒂冈教皇约翰·保罗二世,在1980年访问德国时,奔驰公司向其提供的。该车在奔驰G的基础上,加装透明高顶,里面设有高脚椅、空调和照明。1981年教皇遭遇袭击后,又换成了防弹玻璃。

第3辆,是1892年戴姆勒销售的第一款车的复制品。当时,摩洛哥苏丹买了一辆这样的车,成为第一个拥有汽油发动机汽车的君主。30年后,我国的末代皇帝溥仪,也买了汽车,但他的第一辆车好像是美国的别克

第4辆,是1932年的梅赛德斯奔驰770,这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流亡荷兰期间使用过的。散热器上不是奔驰车标,而是霍享索伦家族的徽章,蓝色车身显示着皇帝对海军的偏爱。

第5辆,是1935年的梅赛德斯奔驰770,它是主人是裕仁天皇。后车门上有日本皇室的象征:菊花。该车的车顶和车门均为防弹装甲,车窗也具有防护作用,但不知道是不是防弹玻璃。

第6辆,是1959年的梅赛德斯奔驰190SL,它的主人是美国宇航员大卫·斯科特,他执行过双子星8号、阿波罗9号、阿波罗15号飞行任务,是第7个踏上月球的人。这辆车是他在1959年买的,一直用到2004年,始终保持出厂时的状态,性能完好,没有经过修复。

第7辆,是1959年的梅赛德斯奔驰300,最早是德国政府的公务车,第一任联邦德国总理康拉德·阿登纳,在1963年任期结束时,将其买下,一直用到1976年去世。阿登纳似乎特别喜欢奔驰,这辆车是他驾驶过的第6辆奔驰300,后人将其称为“阿登纳奔驰”。

第8辆,是1965年的梅赛德斯奔驰600普尔曼,从1963年到1981年,共生产428台,主人们的地位之尊贵,可想而知。遗憾的是,回到北京后,我才发现这辆车的记录丢失了一部分,如今已经想不起来它的主人是谁(隐约记得是某个国家的国王)。

第9辆,是1992年的梅赛德斯奔驰190E,主人是尼古拉斯·凯奇,他主演过许多电影,比如《变脸》、《勇闯夺命岛》、《空中监狱》、《国家宝藏》,等等。

第10辆,是2015年的梅赛德斯奔驰GLA,由一位音乐人将其改成了一件艺术品,好像还得过什么创意比赛的奖项。

3层,传奇展区之六:全球和个人(1982年至今)。

沿着环形坡道,往下走,来到3层,这里是传奇展区的第6部分,内容主要是追求零排放。

首先看到的,是一辆红色的AMG GT概念车,这是2017年的作品,车身呈流线型,轮辐造型很别致,后视镜为摄像头,门把手采用隐藏式。动力方面,说明牌上写着“蒸汽内燃机与电动机”,这句话我没看懂,但接下来的指标够牛——最大功率600千瓦,最高时速300公里。

接着是一辆奔驰2000,1981年在法兰克福车展首次展示,它的任务是研究如何降低排放。研究人员用这辆车测试了3种动力:可变缸的V8汽油机、V6柴油机、燃气轮机。博物馆里陈列的这辆是柴油动力,最大功率110千瓦,最高时速150公里,续航860公里。

这是2012年上市的奔驰SLS AMG双门电动,四电机驱动四车轮,最大功率552千瓦,最大扭矩1000牛米,最高时速250公里,续航250公里。

这是2010年上市的奔驰B级,它是奔驰的第一款依靠燃料电池提供电力,用电机驱动车轮的车辆,可谓真正意义上新能源,最大功率100千瓦,最高时速170公里,最大续航400公里。

上面这几辆车的数据,与我国眼下的电动车相比,有着不小差距。我国这几年正在全力推广电动车,在全世界范围内颇为领先。但是,在一个以火电为主的国家,这样做就真是零排放了吗?显然不是。未来世界的汽车动力,肯定是电,关键在于电从何来。我认为,将锂电池用于汽车,不是最佳方案。那么,最佳方案是什么,我不知道,这得去慢慢研究。我只知道,以大跃进的心态发展新能源,结局恐怕不会太好。

2层,传奇展区之七:银箭。

继续往下走,来到传奇展区的第7部分,这部分的内容是竞赛。展厅犹如环形赛道,N多车排成数列纵队,仿佛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比赛。其中包括多次获得冠军的几台不同年代的“银箭”赛车。

回到1层,在咖啡馆坐下来,吃个三明治、喝杯咖啡,休息一会儿。对面的中心位置,摆放着5辆不同年代的展车。银色的敞篷车是2001年的F400,曾在东京车展上首次展示,亮点在于动态操作系统,比如轮轴可以倾斜20度;后面那里黄色车,是1969年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展示的C111,它的亮点在于楔形车身和欧翼式车门。

后面那辆车,是1991年在底特律车展展示的F100,该车是当时奔驰公司对未来的展望——氙气大灯、自动雨刮、自适应巡航、三明治地板。前面那辆,是1996年在巴黎车展展示的F200,亮点在于线控技术和主动悬架。

这是2007年的F700,以低排放著称,搭载1.8升柴油发动机,百公里油耗5.3升。

当我看到这儿,忽然想到,这5辆车或许不光是代表奔驰汽车在技术领域的前瞻性,同时也象征着世界5大车展——如果这辆F700的首发是在日内瓦的话,刚好凑齐。

最后,跑到商店试图买辆“奔驰1号”,可惜没有,颇为遗憾。

就这样,用了几乎一整天、7个小时,把奔驰博物馆仔细地看了一遍,出门时,居然还有意犹未尽之感。

这些年,接触过许多奔驰车,它的技术、精湛、考究,早已在我内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。我觉得,人至中年,日子过得不错的话,起码得来辆奔驰E级犒赏自己——说来也巧,在我的友人中,有一些还真就是这么做的。

就连年轻一些的,经济实力比上不足、比下有余的那几个,也买了C、B或A级。

有人可能不理解,会觉得比奔驰配置高、价格低的车,眼下有许多,为啥还要追求它?在我看来,这就好比只住得起快捷酒店的人,恐怕很难理解明明只睡几个小时,为何要花那么多钱,住五星级饭店。

内容由作者提供,不代表易车立场

收藏

收藏成功 !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

猜你想看

+加载更多

活动推荐

广告
  • 奖 
  • 抢 
  • 奖 

相关车型

CopyRight © 2000-2023 BitAuto,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   购车咨询:4000-168-168 (周一至周日 9:00 – 21:00) 法定假日除外